当前位置: > 中国古典文学 > 唐诗大全 > 唐诗三百首

[第十卷]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作品简介】
  《夜上受降城闻笛》由李益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是边塞诗代表作之一。全诗四句二十八字。诗意在抒写边防将士之乡情。前二句写月下边塞的景色;三句写声音,闻见芦管悲声;四句写心中感受,芦笛能动征人回乡之望。全诗把景色、声音,感受融为一体,意境浑成。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原文】
  《夜上受降城闻笛》
  作者: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解】
  1、回乐峰:唐代有回乐县,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回乐峰即当地的山峰。
  2、受降城:唐代有东、中、西三座受降城,都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3、芦管:笛子。
  【关于“受降城”和“回乐峰”】
  本诗的注解是旧注,对“受降城”的解释与“解析”有矛盾。其实,本诗中的“受降城”不是指张仁愿筑的“三受降城”,而是指回乐城(唐灵州城)。因为,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二十年(646年)曾亲自到灵州(回乐)接受11个少数民族部落首领的归附,史称“灵州受降”,所以,灵州城(回乐城)又叫受降城。当时,唐太宗李世民高兴地写了好几首诗以记其盛,其中有一首诗还被刻成石碑,竖立在灵州城内,诗曰:雪耻酬百王,除凶报千古。昔乘匹马去,今驱万乘来。近日毛虽暖,闻弦心已惊。…解析部分对了,注释部分沿用旧说,错了。唐代回乐(灵州城)在什么地方呢?就在今宁夏吴忠市。
  【韵译】
  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象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赏析】
  受降城,唐代在西北筑有东、西、中三受降城,此处指西受降城,故址在今内蒙古杭后锦旗乌加河北岸。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思乡愁情的名作。诗歌笔法简洁轻灵,意韵深隽,曾被谱入弦管,天下传唱。
  诗歌的前两句描写了一幅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色。举目远眺,蜿蜒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烽火台下是一片无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积雪的荒原。近看,高城之外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沙漠并非雪原,诗人偏说它“似雪”,月光并非秋霜,诗人偏说它“如霜”。诗人如此运笔,是为了借这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正是这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使受降城之夜显得格外空寂惨淡。也使诗人格外强烈地感受到置身边塞绝域的孤独,而生发出思乡情愫。
  如果说前两句写景,景中寓情,蓄而未发;那么后两句则正面写情。在万籁俱寂中,夜风送来呜呜咽咽的芦笛声。这笛声使诗人想到:是哪座烽火台上的戍卒在借芦笛声倾诉那无尽的边愁?那幽怨的笛声又触动了多少征人的思乡愁怀?在这漫长的边塞之夜,他们一个个披衣而起,忧郁的目光掠过似雪的沙漠,如霜的月地,久久凝视着远方……“不知何处”,写出了诗人月夜闻笛时的迷惘心情,映衬出夜景的空寥寂寞。“一夜”和“尽望”又道出征人望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
  这首诗写得有色有声有情。烽火台、沙漠、高城、月色,构成了征人思乡的典型环境;如泣如诉的笛声更触发起征人无限的乡思。全诗将诗情、画意和音乐美熔于一炉,构成了幽邃的艺术境界。诗歌最后摄制征人望乡的特写镜头,非常醒目地点明主旨,令人玩味不已。
  [1]回乐烽:旧说在灵州回乐县。故址在今宁夏灵武县西南。一说应在西受降城附近。
  [2]芦管:乐器名,这里指笛。
  【评析】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诗题中的受降城,是灵州治所回乐县的别称。在唐代,这里是防御突厥、吐蕃的前线。一说受降城是唐高宗时朔方总管张仁愿为抵御突厥的入侵而建筑的,有东、西、中三城。实误。诗题通过"闻笛",感受到吹笛人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情。
  诗的开头两句,写登城时所见的月下景色。远望回乐城东面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一排烽火台。丘陵下是一片沙地,在月光的映照下,沙子像积雪一样洁白而带有寒意。近看,但见高城之外,天上地下满是皎洁、凄冷的月色,有如秋霜那样令人望而生寒。这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正是触发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而一种置身边地之感、怀念故乡之情,隐隐地袭上了诗人的心头,营造了一种寂寥,凄清的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在这万籁俱寂的静夜里,夜风送来了凄凉幽怨的芦笛声,更加唤起了征人思乡之情。“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不知”两字写出了征人迷惘的心情,“尽”字又写出了他们无一例外的不尽的乡愁。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从全诗来看,前两句写的是色,第三句写的是声;末句抒心中所感,写的是情。前三句都是为末句直接抒情作烘托、铺垫。开头由视觉形象引动绵绵乡情,进而由听觉形象把乡思的暗流引向滔滔的感情的洪波。前三句已经蓄势有余,末句一般就用直抒写出。李益却蹊径独辟,让满孕之情在结尾处打个回旋,用拟想中的征人望乡的镜头加以表现,使人感到句绝而意不绝,在戛然而止处仍然漾开一个又一个涟漪。这首诗艺术上的成功,就在于把诗中的景色、声音、感情三者融合为一体,将诗情、画意与音乐美熔于一炉,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意境浑成,简洁空灵,而又具有含蕴不尽的特点。
  这首诗写出了征人眼前之景,心中之情,感人肺腑。刘禹锡《和令孤相公言怀寄河中杨少尹》中提到李益,有“边月空悲芦管秋”句,即指此诗。可见此诗在当时已传诵很广。《唐诗纪事》说这首诗在当时便被度曲入画。仔细体味全诗意境,的确也是谱歌作画的佳品。因而被谱入弦管,天下传唱,成为中唐绝句中出色的名篇之一。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1)。前两句用"沙似雪"和"月如霜"营造了怎样的环境气氛?
  (2)。作者通过"闻笛",感受到吹笛人的什么感情?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1、“沙似雪”“月如霜”两个生动的比喻,营造了边塞的荒凉、凄冷的环境氛围。
  2、通过"闻笛",感受到吹笛人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情。
  【作者介绍】
  李益(748-829)唐代诗人。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家居郑州(今属河南)。公元769年登进士第,公元783年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客游燕赵。公元797年任幽州节度使刘济从事。公元800年南游扬州等地,写了一些描绘不乏壮词,但偏于感伤,主要抒写边地士卒久戍思归的怨望心情,不复有盛唐边塞诗的豪迈乐观情调。他擅尤工七绝;律体也不乏名篇。今存《李益集》二卷,《李君虞诗集》二卷。
  李益诗风豪放明快,尤以边塞诗为有名。他是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送辽阳使还军》、《夜上受降城闻笛》2首,当时广为传唱。其边塞诗虽不乏壮词,但偏于感伤,主要抒写边地士卒久戍思归的怨望心情,不复有盛唐边塞诗的豪迈乐观情调。他擅长绝句,尤工七绝,名篇如《夜上西城》、《从军北征》、《受降》、《春夜闻笛》等。其律体亦不乏名篇,如五律《喜见外弟又言别》“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是历代传诵的名句。七律《同崔邠登鹳雀楼》、《过五原胡儿饮马泉》(又名《盐州过胡儿饮马泉》)等,均属佳作。今存《李益集》2卷,《李君虞诗集》2卷,《二酉堂丛书》本《李尚书诗集》1卷。
  益长于歌诗,贞元末,与宗人李贺齐名。每作一篇,教坊乐人以赂求取,唱为供奉歌辞。其《征人歌》、《早行篇》,好事者画为屏障。其最著名的代表作为《江南词》和《夜上受降城闻笛》,前者写一思妇因丈夫是瞿塘商贾,“重利轻别离”,天天不得相聚,因此不由得暗中后悔:“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早知道还不如嫁给弄潮儿呢!毕竟潮水的涨落有确定的时刻,与弄潮儿总还能朝夕厮守,比作商贾之妇强多了),心理描写可谓传神入微矣;后者写受降城上的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芦管悠扬激起乡思悠长,读来令人同情感伤。集一卷,今编诗二卷(全唐诗中卷第二百八十二和二百八十三) 。
  【英汉对照】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ON HEARING A FLUTE AT NIGHT  FROM THE WALL OF SHOUXIANG
  Li Yi
  The sand below the border-mountain lies like snow,
  And the moon like frost beyond the city-wall,
  And someone somewhere, playing a flute,
  Has made the soldiers homesick all night long.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