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书籍大全 > 第五项修炼

第四章 第五项修炼的微妙法则(2)

辅助舵 这个小装置,对庞大的轮船有很大的影响。当它被转向某一方向时,环绕着舵的水流被压缩,造成压力差,把舵“吸”向所要的方向。整个系统——船、舵、辅助 舵,透过杠杆原理运作。飞机也是利用机翼上下的压力差,而将巨大的机体“吸”上天空的。然而,如果你不了解流体力学,你便完全看不见它的作用。

除 非我们了解这些系统中各种力量的运作,人类系统的高杠杆解也是不明显的。要找出高杠杆解并没有简单的规则可循,学习系统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找到它的机 率。我们可从学习者系统背后的“结构”而非看“事件”开始。第六章后面所附的每一个“系统基模”(systems archetype),都是跟寻找高与低杠杆解有关。

观察变化的全程,而非以静态方式、或固定点的思考,是另外一项需要铭记于心的重点。

九、鱼与熊掌可以兼得

有的时候,即使是最两难的矛盾,当我们由系统的观点看来时,便会发现它们根本不是什么矛盾。一旦改采深入观察变化过程的“动态流程思考”,我们就能识破静态片段思考的错觉,而看到全新的景象。

譬 如,多年以来制造业认为他们必须在低成本与高品质之间作抉择,因为他们认为品质较高的产品,制造的成本也必定较高,因为要花较长的时间装配,需要较昂贵的 材料与零部件,并且必然要更严密的质量管理。他们一直没有考虑过,以长期来看,提高品质与降低成本是可以兼得的。因为只要基本工作流程改善,便能够消除重 作、缩减品检人员、减少顾客抱怨、降低售后维修成本、提高顾客忠诚度,以及减少广告及促销等成本。相反的,他们通常不采取两者兼得的方式,他们宁愿专注在 其中一个目标。当然时间、金钱和组织变革是发展新策略必须先期投入的成本。只要你有耐心,先专注在流程改善上,随后一段时间,品质会上升,成本也会上升; 但不久之后,你就发觉有些成本快速下降,数年之内,成本大幅下滑,两者兼得。

许多类似的进退两难矛盾——像是由中央控制还是由各分公司自己决定、如何留住员工又不让劳工成本增加太多、如何鼓励个人又不破坏团体精神等 ——之所以会发生,乃是由于我们以静态片段的方式来思考,因此极易以僵硬的二分法来做选择。在短时间内,我们或许必须二者择一,但是真正的杠杆解在于,看出如何在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两者都能改善。

十、不可分割的整体性

生命的系统有其完整性,而其整体特性也因此显现在外。组织也是一样;要了解组织中管理问题的症结,必须先了解产生这些问题的系统整体。

有 个古老的故事,可说明这个法则的论点。三个瞎子遇到一只大象,每一个人都大声惊叫。第一个人抓住大象的一只耳朵说:“它是一个大而粗糙的东西,又宽又阔, 像一片地毯。”第二个人握着大象的鼻子说:“我摸到的才是事实的真相,它是一个直而中空的管子。”第三个瞎子握着一条大象的前腿说:“它强有力而坚实,像 一根柱子。”这三个瞎子与许多公司制造、行销、研究的主管有雷同之处。每一位主管都清楚地看到公司的问题,但是没有一个人看见自己部门的政策如何与其他部 门的政策互动。按照这些人思考的方式,他们永远不会知道一只大象的全貌。

看“整体”并不表示,每个组织的问题都能够以察看整个组织而获致了 解。有些问题只能靠研究主要机能怎样互动,才能够被察觉得到,像是制造、行销与研究之间的互动;但是有些问题的关键系统力量,是来自某个特别的机能领域; 还有些问题,必须考量整个产业中的互动力量。关于如何判断整体,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我们应该研究的互动因素,应该是那些跟要解决的问题相关的因素,而不 是以我们的组织或系统中,因功能而划分的人为界线为出发点。这个原则称为 “系统边界原理”(Principle of the system boundary)。然而实际要应用这个原理却有困难,因为组织的设计往往让人看不清楚任何重要的互动。

许多欧洲城市做城市规划时,为了维 持市区内外平衡的发展,方式之一是维持一块面积相当大、环绕城市的“绿带”,以抑制市郊因过度发展而取代旧市区,因而使旧市区加速老化。反之,美国的都市 鼓励郊区不断发展,市区富有的居民也因此不断搬到郊区,旧市区则愈来愈差,终至沦为罪恶和贫穷的渊薮。今天贫穷的区域,像是纽约的哈林区与波士顿的罗克上 伯利(Roxbury),原来都是高级区域。企业也常犯同样的错误,只顾不断地购并和投资新事业,而不再对原有基础作投资。

有时候人们不分 青红皂白把一头大象分为两半,但这样做绝对不会得到两只小象,只会搞成一团乱。所谓一团乱,是指找不到杠杆解,困难的问题依旧存在,因为杠杆解位于互动中 的位置,无法由你所掌握的片段看出来。例如目前组织设计的方式,使人们很难看见重要的互动关系。一个常见的组织设汁的方式是施行硬性的内部分工,并且禁止 询问自己部门以外的问题;如此一来,各部门常为了把自己的部分“打扫干净”,而把问题扫给别的部门。

十一、没有绝对的内外

对于我们的问题,我们倾向于归罪于外,是一别人”(竞争者、市场的改变、政府)所造成。然而系统没有绝对的内外之分;系统思考有时会将造成问题的“外”部原因,变成系统的“内”部原因来处理,这是由于解决之道,常常藏在于你跟你的“敌人”的关系之中。

第六章末尾所附的“系统基模”,是本书的精华所在。读者可以对照本章的系统法则,经常在自己工作上、生活上或周遭所发生的各种变化现象上,练习以这些基模来重新思考问题,一窥复杂系统的奥妙。在介绍系统基模之前,我们会在第五章先介绍它的三个基本元件。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