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文摘大全 > 看点> 国人经历“搞身份”煎熬

国人经历“搞身份”煎熬

来源: 21世纪网 作者: 安静的夜 时间: 2013-08-04 阅读:
  有个从中国来的“小朋友”刚刚大学毕业在纽约找了份工作,一年实习期将满,需要申请工作签证才能继续工作。美国的工作签证必须通过雇主提交申请,每年4月1日开始受理这一年的递件,但名额有限,发完为止。经济不好的时候,工作机会少,这些名额一整年都用不完。经济好的时候僧多粥少,第一天收到的申请数量就可能超出配额的限制,这时候就只能用电脑抽签来决定申请人的命运。
 
  今年正赶上了这么一个经济复苏的大好形势,“小朋友”又运气不佳,在电脑抽签里落榜了。摆在她面前的就只剩下两个选择:其一是赶紧跳上研究生院招考的末班车转成学生签证。这个时候好学校的研究生院早就截止报名了,那些仍然在招生的大都是一些连考试成绩都不要求的“烂校”。心高气傲的“小朋友”不懂“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的道理,怎么都不肯屈就:“你知道我本科是哪里出来的吗?我怎么能随便找个学校读研究生呢?”这样她面前就只剩了一个选择:打道回府。
 
  这本也是个不错的主意,中国现在势如过江猛龙,发展空间不在美国之下,“小朋友”对此也不抵触,只是她或许没有意识到,即使回了中国,她可能还是要面对同样的问题:如何在那些她看得上眼的城市搞到合法居住的“身份”?而且说不定还会更难。
 
  我自己等待绿卡的时间前后花了七年,这基本上是大部分来自中国的职业移民所必经的旅程。我递上绿卡申请那年,一个在国内的朋友追逐着皇城根下的繁华从江南小城来到了北京。先是供职几家知名媒体,每次都是在雇主把当初帮办户口的承诺抛在脑后时忿然离开。后来听说高学历管用,就去读了京城名校的博士,读博期间生了个儿子,因为母亲是集体户,孩子上不了户口。直到我拿到绿卡的时候,朋友的北京户口还没搞定,两岁的儿子更是因为没“身份”飞机都坐不成。
 
  人与人之间的“身份”差别自古就有,只不过古代大部分时间里人们之间只是贵族和布衣的分别,到了现代社会,世袭的身份渐渐淡化,人们可以靠发家致富改变命运的时候,绿卡、户口这些“唯出身论”的身份限制却成了挡在你和你的梦想之间最难逾越的鸿沟。你尽管可以名校出身、工作体面、葡萄美酒夜光杯谈吐风雅地与高尚人士厮混,但身份这东西搞不定,你永远都只是个有今天没明天的过客,午夜钟声一响,就得在焦虑和惶恐中逃离这场热闹的派对,不管你有没有穿着神奇的水晶鞋。
 
  美国绿卡和中国户口让中国人无论住在海内海外都得一样经历“搞身份”的煎熬。胡祖六在博鳌论坛上把户口体系比做奴隶制,而在美国很多人也用同样的比喻来形容如今的移民政策,可见两者在“伤人”方面的相似之处。不过,生活在别人的国家里本来就是寄人篱下,对于“受伤”大多数的人早有心理准备,等绿卡时的卧薪尝胆也似乎是顺理成章。而在自己的国家里住“移民监”大概很难心平气和,也会因此伤得更深。更何况在美国的非法移民照样可以买房置业送孩子在公立学校免费读书,而在北京没有户口这些都成了问题。
 
  只要地区发展不平衡仍然存在,全球范围里人口的自由流动大概都是个永远实现不了的美梦,这点看看理想主义的欧盟如今的悲惨境遇就明白了。但依照人性把“身份”政策改得更合理一点还是有可能的。美国移民体制都在大张旗鼓的改革了,中国的户口改革大概也到了该加把劲的时候了。
  • 上一篇: 双语能力带给公司更多红利
  • 下一篇: 火星移民招募 靠赚足眼球来吸金?
  • 猜你喜欢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