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故事书 > 传奇故事

杨益客船遇侠僧

宋高宗年间,有一官员姓杨,名益,字谦之,被授为贵州安庄县知县。

那安庄县地处岭南,一交一 通阻塞,气候恶劣,瘴疫时行。当地居民以土人为主,一习一 俗落后,崇尚鬼神,信服妖法,很难治理。杨益得了这样一个差事,不免忧心忡忡,有心不去赴任,又怕朝廷见怪,误了自己前程。想来想去,只得硬着头皮启程。

与杨益同行的有连州知县周望,两人约好一同赴任,到广东边界再分手。

两人从陆路来到镇一江一 ,雇了一只大船,准备沿一江一 而上从湖南走水路到广东。

船大人少,周、杨两人连同随从只占用了几个大舱,船家又搭载了三四十人。

在这些人中,有一个云游和尚,自称从伏牛山而来,要到湖南广武去烧香。

这和尚大大咧咧,言语粗鲁,同舱的十几个人都很讨厌他。但和尚却不知趣,反而要同舱的人烧茶煮饭给他吃。同舱的人不服,纷纷说道:“出家人在外,本应慈悲小心,不贪不嗔,你怎么反而要讨我们的便宜?”不料和尚说道:“你们这一小帮人,我要你们服侍,是抬举你们。没想到你们竟然不知好歹!”口里小人长小人短地骂个不停。

众人见和尚如此蛮横无礼,个个来气,围住和尚,不是打,就是骂,闹成一一团一 。和尚挣脱出来,口中念念有词,不慌不忙地抬起手,指着骂他的人说道:“不要骂!”那骂的人马上就说不出话来,目瞪口呆。和尚又指着打他的人说道:“不要打!”那打他的人顿时动弹不得,手瘫足软。有几个不曾打骂和尚的人,见同伴如此模样,都惊慌起来,叫道:“不好了,有妖人作怪!”喊叫声惊动了船舱里的周望、杨益两人,他们走出来见到这番模样,也不由大吃一惊。那和尚见周、杨两人身穿官服,不待他们询问,便起身和掌行礼,说道:“小僧是伏牛山来的僧人,随宝舟前去武当,被这帮小人打骂欺负,请两位大人作主。”周望说道:“打你骂你,就算是他们不对,你这样惩治他们,也不是出家人慈悲为怀的道理。”和尚听周望这么一说,嘻嘻一笑,回道:“既是两位大人替他们讨饶,我就不与这帮小人计较了。”说着走到那帮人旁边,摸摸这个的嘴,晃晃那个的手,口中念叨道:“说吧,说吧!动吧,动吧!”于是哑了的人又说起话来,瘫了的人又活动起来。看看和尚像耍把戏一样,满船的人一大笑起来。

这时,周望悄悄对杨益说:“这和尚肯定有法术在身,要是能镇住当地那些行妖惑众之人。你何不趁此机会请他到你舱里去住?”杨益道:“老大人说得正是,我空身一人,舱里没有女眷,正好住得。”杨益随即对和尚道:“长老既然与众人相处不合,不如到我舱里委屈几日。

粗茶淡饭,自当供奉,请长老不要嫌弃。”和尚大喜,连称打扰,就随杨益到官舱住下。

船行一江一 上,水天一色,烟雨茫茫。闲来无事,杨益就与和尚谈天说地,讲古论今。那和尚一改粗鲁之态,谈吐之间,颇有几分高僧之风范。杨益暗中更加称奇。渐渐地杨益就把话引上了正题,说起自己要去安庄县上任的事。

和尚听了,沉吟半晌,慢慢说道:“安庄县的风土民情,小僧略知一二。大人若去那做官,要各处安排妥当,做好防备,才可前去。”杨益说道:“下官家贫,无力在朝廷权贵中打点走动,才被打发到这么一个地方做官。圣旨一出,就得赴任,哪里有什么安排准备呢?”和尚见杨益说话老实,就说道:“小僧本姓李,老家就在大人赴安庄的途中。我索性不上武当去了,就陪你南下广东,到老家去替你寻个有法木之人,让他随你到安庄上任,保你无事。”杨益闻言大喜,再三致谢,又把心头的愁闷之事,一一说给和尚听。和尚见杨益敞开胸襟,以诚相待,更觉得他为人平易本分,心中不由多了几分敬重。和尚起身,从褡裢内取出10 来两上好的黄金,50 两碎银,送给杨益,作为途中的盘缠。杨益起初还推辞一番,见和尚有些不太耐烦,便称谢收下。

船行半月有余,来到广东琼州地方。周望另雇小船,去连州赴任。杨益与和尚在船中又行了几日,来到偏桥县。和尚对杨益说道:“这里离我家不远了。请大人把船停在码头,我上岸回家寻人,不久就回到船上,请大人在此静候。”说完,背上褡裢禅杖,跳到岸上,扬长而去。

杨益依和尚之言,在船上静候。等了一天又一天,一连等了七八天,也不见和尚的踪影。杨益心中暗暗焦急,但他相信和尚是个有信义之人,决不会借故不辞而别,因此尽管下人猜三疑四,他只是不理,每日在船头翘首而望。等到了第9 天,只见和尚领了七八个人,挑着两担箱笼行李,酒肉粮食,后面还抬着一顶有人的轿子,前呼后拥,急匆勿赶来。杨益连忙下船,到码头上迎接。

和尚与杨益见过,回头吩咐跟来的从人打开轿门。从轿中款款走下一个美貌女子,约有二十四五岁的年纪。和尚指着妇人说道:“这是我的堂侄女儿,现寡居在家。我知大人现无妻室,有心把她嫁给大人为妻,不知大人意下如何?”杨益见这女子身材婀娜,面容姣好,暗中已有几分喜欢,听和尚这么一说,不由喜出望外,哪有不愿之理?当下又是再三拜谢。和尚说道:“我这侄女自幼一习一 得法术,功夫只会在我之上。大人携她前去安庄赴任,只要凡事都听她安排,自然平安无事。这些箱笼行李等物,权且作她的陪嫁。这几个人都是她往日的使女仆人,也都随同前去侍候你们夫妻二人。”杨益见和尚安排得如此周到,感激涕零,跪下拜道:“蒙长老如此大恩,在下犬马难报。”和尚大手一挥,说道:“都是缘份,大人不必放在心上。”又回身吩咐侄女:“我前日已吩咐过你,此行务必小心在意,好生照看夫君,助他成功。”说完就和杨益告别,站在码头上看着大船远远开去,才转身上路。

和尚的侄女李氏,不但长得美貌,而且性格一温一 柔,聪明伶俐,嫁给杨益之后,夫妻恩爱,百般如意。在船上又行了十几天,来到一条大一江一 。这条大一江一 东通巴蜀川一江一 ,西通滇他夜郎,有几条支流在此汇合,水流湍急,无风也有三尺浪。船到一江一 口,水手吃了顿饱饭,就要开船闯过去,李氏慌忙对杨益说道:“千万不能开船,要停下躲风3 天,才好过去。”杨益道:“如今一点儿风丝没有,怎么不能开船?”李氏说:“顷刻之间,大风就要袭来。赶快寻个港湾,把船驶入避风。”杨益正要试试李氏的本领,就吩咐水手把船驶向不远的一处港湾。水手齐力把船撑动,刚刚驶进湾口,大风从西北方向铺天盖地而来。霎时间,天昏地暗,浊浪排空,平静的一一江一 绿水被狂风翻搅成一条暴躁的乌龙,一江一 上的船只个个折帆摧桅,不知有多少商旅死于非命。

狂风一连刮了两日,到第三天中午才慢慢平息。杨益见李氏所料分毫不差,心中高兴。这时,一江一 上摇来一只小船,船上有人一大声叫卖药酱。杨益在京城就听人说过,滇蜀一带有一种美味,名叫蒟酱,只是未曾吃过。如今听人叫卖,又值心中高兴,连忙吩咐水手把小船唤来。船上的土人手持一只小罐,说道:“此物珍奇,只此一罐,需500 贯钱才卖。”杨益虽家贫,但一路得和尚资助不少,手头已见宽裕,所以土人要价虽高,他也不大在乎。当下吩咐书童到舱中向李氏要零钱买酱,不料书童回来说道:“奶奶说了,这酱不能买他的。要是买了,必有麻烦。”杨益以为夫人嫌贵,便从怀中掏出银子,与水手换了零钱,买了那罐药酱。打开封口,香气扑鼻,酱的颜色就如红玛瑙一般晶莹可爱,杨益尝了一口,只觉甘甜无比,便兴冲冲地捧去李氏尝鲜。李氏见杨益自作主张买了蒟酱,大惊失色,慌忙把罐口重新封好,说道:“千万不能吃这酱,麻烦就要来了。”杨益大惑不解,说道:“区区一罐殉酱,会有什么麻烦?”李氏说道:“老爷有所不知,这药酱出在南越国,是萎树叶的果实酿制而成。萎树叶结果很少,霜后方熟。土人采集果实,酿制成酱。小小一罐,要用好多株树的果实才能酿成。酱成之后,要进贡王家,市上很难见到。这罐酱是有人偷盗出来卖的,事情已经败露了。”原来这罐酱是当地土司派人到南越国用重金买来的,土司自己也不敢留用,要进贡给朝廷。为买这酱,土司耗费了不少钱财,派人吃尽千辛万苦,才买到这么小小一罐。到手之后,正要换上银罐盛了,到岁贡之时送往朝廷,不料却被一个土人偷了出来,土司大为震怒,派人四处缉拿盗贼。这时有人来报,一江一 上有一条官船,正在购买蒟酱。土司当即点起数十名士兵,派人驾一条快船,鸣锣击鼓,杀奔过来。不多时,兵船就追了上来,距官船只有半箭之地。

杨益在甲板上见士兵驾船鼓噪而来,不由慌了手脚,赶忙回到舱里向李氏讨教:“奶奶,有士兵杀来,如何是好?”李氏说道:“我叫老爷不要买他这酱,你看惹出了这场大祸。蛮野之人,动不动就杀就砍,哪讲什么礼法!”李氏忙叫童子拿一盆水进舱,她望空领念了个咒语,伸手在水盆里一点,只见一江一 面上那条船顿时停住不动,就像钉在水中一样,士兵们使尽全力,一点儿也撑不动,进也进不得,退也退不了。

兵船上的人慌忙起来,叫道:“官船上有人行妖法,快去请人斗法。”李氏派一名当地水手划一条舢板过去,用当地土话说道:“列位请息怒。官船在贵地避风,有人拿蒟酱来卖,船上老爷不知其中隐情,误买了此酱,还不曾吃。诸位来讨,我们送还原物,酱钱也不要了!”兵船上的人已知官船上有人厉害,如今见来人说话在理,乐得顺水推舟,就说道:“只要送还酱,我们照原价赔钱。”水手回来报知杨益,把蒟酱拿了送过去,兵船上的士兵头领付了酱钱,双方都客客气气。李氏等水手回到船上,把手在水盆里连划几圈,那兵船便轻轻地撑离原地,回去复命。杨益出了一身冷汗,说道:“多亏夫人消了这场横祸。”李氏淡淡一笑,说:“今后只要依着我,保你平安无事。”在路上又行了几日,终于来到安庄县。新官到任,衙门里照例在公堂上摆开酒席,为新知县接风。席尽客散,杨益回到内衙。李氏说:“在这三日内,将有一个穿红衣的妖人到大堂上寻事,你见到他时,只管稳坐不动,不要睬他,千万不能站起身来。”杨益——记在心中。

第一天、第二天,两日无事。第三天,杨益端坐大堂之上,接受部属参拜。正在这时,阶下有个身穿红布官服,头顶方中的土老大步走到杨益面前,也不下跪,口里说道:“请起来,受老夫一拜。”杨益问道:“你是哪县老人,与本县衙门有何关系?”那土老也不回答,口里只管说道:“请起来,受老夫一拜。”两旁围着的百姓见他如此戏弄新到的县官,哄笑起来。杨益见状,怒火中烧,把夫人的叮嘱忘了大半,只记住了千万不要起身。当下惊堂木一拍,大喝一声:“哪里来的野老,到此放肆,给我拉下去打!”左右吆喝一声,跑上来两个衙役,要拉老人下去打板子。那土老挺直腰板,硬是不动,两个衙役假意拉了两把,就回杨知县道:“回老爷,此人打不得。”杨益更为恼怒,喝道:“胡说!有何打不得?一齐上去,把他拿下!”众衙役一齐上前,把野老拿下,打了10 板。两边公人一齐上来求情,杨益喝道:“轰出去!”那土老一边走,一边说:“不要慌,等着瞧!”恨恨而去。

新官上任,都想图个吉利,杨益被土老这么一闹,好生晦气,退堂之后,闷闷不乐地来到内衙。夫人李氏迎上前来,说道:“我前日告诉老爷,不要理睬穿红衣服的人,老爷又与他纠缠什么?”杨益说道:“我记住了夫人的话,在堂上端坐不动,只吩咐衙役打了他10 板。”夫人说:“他就是来斗法的人,你在堂上如果站起身来,他便在夜间变成妖怪来惊吓你,吓得你怕死求饶,以后老老实实听他摆布,这个县官就等于让他做了。那些衙役公人,都是他们一伙,所以不愿打他。今天被你打了一顿,他怀恨在心,夜里一定要来害你性命。”杨益听了,两腿直抖,问:“夫人,这如何对付?”夫人说道:“不碍事,老爷只管放心,夜里自有办法对付。”等到晚上,夫妻两人早早吃了饭,收拾一番。李氏用石灰粉按着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画了四个神符,在中间的空处,也画了个神符。李氏让杨益坐在中间的符上,叮嘱道:“夜里有怪物来时,你万万不可乱动,只管坐在符上,不要害怕。”然后,李氏换上紧身装束,从箱里取出一根三四寸长的大金针,又拿出一道朱符,点起香烛,供在神像前,默默坐在白粉圈外等候。

大约到了二更时分,窗外骤然刮起一阵狂风,只听哗啦一声,一个怪物叫着破窗而入。昏暗之中,只见这怪物有如茶盘大小,飞旋着朝杨益扑来。

飞到白圈外边,怪物猛然收住势头,绕着圈子盘旋,不敢冲进来,急得吱吱怪叫。杨益坐在圈子中的神符上,看到此物凶恶,吓得浑身发抖,像筛糠一样。李氏念动咒语,将朱符望空烧化。说来也真灵,怪物当即威风大减,飞得慢了下来。李氏乘机大喝一声:“住!”伸出右手,朝怪物抓去,那怪物朝地上扑下来,李氏顺势将它按在地上,然后双手把它牢牢抓住。举起来借着烛光一看,这怪物有脸盆大小,像一只大蝙蝠的模样,浑身黑白花纹,长着一个血红的长嘴,狰狞可怖。杨益半晌才缓过气来,仍然不敢正视这怪物。李氏对他说道:“这个怪物就是白日那红衣老人的魂魄所变,现在红衣老人的肉身正在他家中昏睡。我们要是把这怪物打死在这里,那边老人也就死了。他的徒子徒孙很多,一定再来报仇,与我们纠缠不休。不如暂且留着它。”说着,把怪物的两只翅膀折叠在一起,用大金针钉在白圈子中的符上,那怪物一动也不能动,只是吱吱地怪叫,但叫声已是有气无力了。李氏恐怕猫鼠之类伤害了这个怪物,又找出一只竹筐,盖在它上面。然后,夫妻进房休息,一夜 平安无事。

第二天一早,杨益升堂问事。堂下跪了二十来个老人,个个衣帽整齐,规规矩矩,为首的说道:“小人们的邻居庞某不知高低,夜里冒犯大老爷,被老爷拿了。请大老爷开恩,饶他这一次不死,小人们与他自来孝敬老爷。”杨益冷笑道:“你们既然知道,我就把话说个明白,我要是没点本事,也不敢来这里做官。我也不想杀他,专要看他如何脱身!”众老人说:“不敢瞒大老爷,这县里一直是庞老人与我们这些人把持,从来不由官府做主。如今我们知道老爷的法术厉害了,今后再也不敢冒犯老爷。请老爷饶了庞老人这一次,我们一定听老爷吩咐,让满县之人都服从治理。”杨益说:“你们先退下去,我自有处理。”众人连声答应,老老实实地退去。杨益退堂回到内衙,把众老人求饶的事详详细细对李氏说一遍,李氏道:“等明日这帮人再来求饶,才可放那怪物。”第三天早上,杨益升堂。那帮老人早已跪在堂下,哀求之辞比昨日更为恳切。杨益说,“看你众人的面上,姑且饶恕他这一次。下次再敢无礼,本官决不轻饶!”众人拜谢而去。杨益回到内衙,李氏说:“今夜可以放他了。”到了夜里,李氏走进白圈子,拔起金针,那怪物飞起来,穿过窗户,鸣咽而去。

庞老人家里,众老人一团一 一团一 围在庞老人床 边,焦急地等待杨知县放魂魄归来。只听庞老人呻吟几声,从床 上霍然坐起,向众人拜谢道:“多谢诸位相救,这次几乎不能与各位见面了。厉害,厉害!那知县大人还不算什么,那位夫人一大厉害了!她的法术不知是从哪里学来的,比我们高明多了。改日同各位备礼前去叩头谢罪,今后再不敢去惹他了!”隔了两天,庞老人同那一帮老人,抬着牲口酒食绸缎,来到衙门谢罪。

杨益见他们送来许多东西,就说道,“只要你们今后安分守己,不再行使妖法为害地方,本官也就满足了。要你们送这些礼物干什么?”众老人答道:“大老爷和夫人法术高明,又能仁慈待人,小人们从内心里钦佩。一点薄礼,略表心意,请老爷一定收下。我们虽是土人,但也讲信义,今后一定不再生事!”杨益见他们说得诚恳,就收下衣物,留他们在官舍里吃酒。众老人兴高采烈,饮酒猜拳,喧闹一番,拜谢而去。

从此,安庄县内再没有人行妖滋事。杨益在任3 年,平平安安,期满高高兴兴地离任。回家途中,又来到偏桥县。船还没靠近码头,只见那位和尚已带了几个人在岸边迎候。杨益夫妻两人忙在船头高声呼喊,和尚挥动禅杖遥遥致意。船靠了码头,和尚跳上船来,与杨益夫妻相见,彼此欢天喜地。

杨益吩咐下人在舱内摆上酒席,与和尚畅叙久别之情。和尚说道:”你在安庄之书,小僧都己知道。今日小僧来此,一是与老友相见,二是带侄女回山,她与你3 年之缘已满,现在该回佛门继续修行了。”杨益听到此言,顿时涕泪一交一 流,大哭起来,拜倒在和尚、李氏面前说道:“长老原说令侄女寡居在家,许配下官为妻,怎么现在又要回佛门继续修行呢?下官夫妻恩爱,同甘共苦,长老怎忍心把我们活活拆散?夫人,夫人,你忍心抛下我吗?”李氏双眼含泪,垂首不语。和尚对杨益说道:“此女确实是在家寡居,但已随我师妹修行。当初我与师妹讲好,请她出山助你去安庄为官,以3 年为期。如今期限已满,小僧要领她回去一交一 给师妹,也算有个一交一 待。”杨益哪管这些,只顾一味苦苦哀求。李氏虽然垂首不语,但眷恋之情不言自明。和尚见状,叹了一口气,说道:“罢!罢!小僧成全你们,让她随你去吧。唉,回去后,小僧少不得被师妹埋怨!”说完,转身出舱,双足一点,一下蹿到半空,轻轻落在岸上。

杨益夫妻双双跪在船头,向和尚告别。只听得远远传来一声佛号,再抬头,和尚已不见踪影。杨益凝望着一一江一 碧水,良久不语。李氏夫人轻轻说道:“老爷,回舱去吧。”大船缓缓离岸,驶向远方。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